- Jul 19 Tue 2005 23:18
幾何圖形‧
- Jul 17 Sun 2005 21:21
白色+些許的灰色
最近開始著又要下雨了,整個大地的氣氛頓時又一百八十度轉變,我喜歡這種急促而強烈的改變,或許轉換心境也不賴。我們很像容易落入黑暗的一角,感受那湧來的沉靜。
其實愛情一點也不容易,我總是很豪氣的說:
愛情就像學游泳一樣 沒有跳下去 你永遠學不會
當你知道你溺水痛苦後 別擔心 多吃幾口水
- Jul 16 Sat 2005 16:53
慶生會啃美食
誰說生日一點都不特別,短短的24小時,卻盼了一年又一年。
跟往常一樣,與家人到".歐納餐館",共享晚餐,對於我們這一大家的老饕客來說,對於歐納的料理可說是讚不絕口。
座落在一條容易被忽略的小巷子裡,連外觀看起來也是那麼的不起眼,裡頭的裝潢更是不怎麼樣(比起王品優質的門面),不過簡單的擺設更襯托出這家店的簡約。
整家店走的是中型價位,所有的副餐都可以再續,食才部分處理的很不錯,就外觀與內不可說都非常的精緻,湯的部分與我在德國通往奧地利的火車上,曾經品嚐的牛尾湯非常的相似,勾起我許多往年的回憶,可說加分滿滿。我點的"春雞",味道鮮純,雞也先嫩多汁,口感很好。父親點的牛小排,可說一
點都不輸給王品,真材食料,而且原汁原味,沒有加入任何調未料調味。最讓我驚奇的是媽媽桌上那一大盤的冰魚,光是色澤就讓我留了不少口水,醬汁調的可說跟魚肉非常搭配,也是少見。
- Jul 14 Thu 2005 17:41
迪士尼的音樂夢
|
- Jul 14 Thu 2005 13:33
[Vera Drake] 奧斯卡的爭議--天使薇拉卓克
收集電影一直是平時的樂趣,歐洲電影的價值性我想是大家有目共睹的,Vera Drake這部片我想是非常值得一探究竟的。
英文官方網站:VeraDrake.com
是愛心?是謀殺?爭議的電影
從國際大導演麥克李(Mike Leigh)開始籌拍《天使薇拉卓克》,就彷彿注定了這部電影極富爭議性的未來。首先是坎城影展將它拒於入選大門之外,震驚了全世界許多的媒體與影評人,畢竟這位坎城影展的得獎常客----多年前麥克李曾經榮獲坎城最佳導演獎,甚至也曾奪下坎城的最佳影片金棕櫚獎。然而更戲劇性的是,此片在四個月後非但入圍威尼斯影展,更一舉奪下最佳影片金獅獎和最佳女主角雙料大獎。在威尼斯獲獎之後回到英國更是發光發熱,非但光榮地被倫敦國際影展邀為開幕片,還一舉奪下了英國獨立製片六項大獎,又榮獲英國奧斯卡11項大獎的提名,而今又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以及最佳原著劇本提名,可說是風光至極。
這部既感人又爭議的電影,劇情描述50年代的英國,一名極富愛心的婦女薇拉卓克熱忱溫暖地照顧著許多家庭,然而她私下卻為了幫助一些貧窮可憐的女子,竟為她們執行墮胎手術…。她的慈悲究竟是一種愛心表現?還是根本就是謀殺?這個令人驚悚的題材,即便將它放到50年後-21世紀的今天,依然是爭議性十足。即使導演麥克李已經以非常溫婉且客觀的手法拍攝它,但仍可預見《天使薇拉卓克》在全球引爆的爭議將是無可抑制的。
- Jul 14 Thu 2005 12:55
過去的17.2
親愛的娃,
真是難得又和你說了那麼長的電話。從妳身上看到太多相同的影子,說真的,沒想到。
過去那種帶有學生氣息的敏感與情緒,直接衝擊著,很懷念。
希望妳一定一定要大膽(這樣的用詞但願不會奇怪)好好面對真實的情感,
尤其是妳愛過的人和愛你的人,也許流血,也許歡愉,但絕對是一輩子最燦爛放肆的時候。
其實不用聽妳彈琴就可以略之一二,藝術家(我用來稱之那些用生命活得肆無忌憚 的人)性格是忠實呈現在所有作品之上最清楚的部分。
- Jun 27 Mon 2005 20:38
.點
如果能一直愉快的活著,那該多好。
我一直不停的告訴自己。
- Jun 23 Thu 2005 07:02
李希特之謎

是音樂家,也是人格導師
除了無與倫比的音樂成就,李希特的傳奇,多少也來自於其無人能解的弔詭。父親在二戰蘇聯反德的整肅中遇難,他卻奇蹟地逃過一劫,甚至就這樣無師自通練成足稱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技巧。在吉利爾斯(Emil Gilels)仍得屈服於暴政,被迫加入共產黨而為政治服務的歲月裡,李希特始終能保持自己的聲音,彈自己想彈的音樂,甚至在索忍尼辛有難時主動支持。他無需教琴,不必向國家輸誠,蘇聯當局卻也從來沒有阻擋他出國演奏,一九六○年甚至由他代表蘇聯至美國演出,成為美蘇文化交流中最輝煌的紀錄。
李希特的記憶超群,曲目博古通今,但只演奏自己喜歡的作品。他和普羅柯菲夫是好友,作曲家甚至提贈作品,李希特卻從未演奏其最通俗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即使恩師紐豪斯(Heinrich Neuhaus)苦心勸說,他仍然不願做違背自己意願之事。他的演奏往往深探常人避之唯恐不及,人心最幽暗諱祕的黑暗角落,但跌宕轉折間又能綻放出溫暖璀璨的人性光輝。在最封閉的環境裡成長卻擁有最開闊的心靈,對俄國人民而言,李希特不僅是偉大音樂家,更是偉大的人格導師。
演奏舒伯特,驚世駭俗
- Jun 23 Thu 2005 06:10
該思考的問題
凌晨4點,我望著天空發呆足足十分鐘後,決定下樓覓食了。
旅行的疲累頓時湧來,我開啟冰箱,找到一些可以填飽肚子的東西,滿足的笑了。
咦?這時候他們應該在樓下談論著我吧?還是?或著?
看到昨天一回到家看到大V寫給我署名的"急件",我又笑了(對,他可怕的中文程度),眼睛又不經意看了看那密密麻麻其中所謂早死的生命線--我應該會吧?我問了自己。 RSI似乎挺嚴重的,手挽神經壓迫症,重複施緊傷害,這些醫學名詞讓我不經毛骨悚然,我決定聽話了。從來沒有人這樣認真的關心我的身體,以前龔罵我的時候,我都當屁在聽(媽的,固執的女人),這次我真該學習著改變了。這兩天為了我的這個鬼東西,我想他忙昏著頭,希望舞台還是屬於我的,[我疑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