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Yu Lin&老鄧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出身河內,越南鋼琴家鄧泰山(Dang Thai Son,1958-)是首位榮獲蕭邦大賽冠軍(1980)的亞洲鋼琴家,也是今日國際著 名的蕭邦大師。在這篇訪談中,鄧泰山為讀者探討蕭邦詮釋、品評學派風格,以及蕭邦大賽對他的影響,讓我們了解蕭邦,也認識鄧泰山的傳奇人生。

越 南鋼琴家鄧泰山。
圖/鄧泰山提供
鋼琴在蕭邦之後能哭 能笑
焦:從鋼琴家的角度,您如何看蕭邦的歷史地位?
鄧:我認為蕭邦和德布西,是為鋼琴音樂提出最大革新的作曲家,而德布西則深受蕭邦影響,可 說是繼承蕭邦精神又提出獨創見解的大師。蕭邦的鋼琴音樂完全是革命性的──他為鋼琴找到屬於這個樂器的獨特聲響,創造出前所未見的聲音質感與美麗色彩,更 深深開發踏瓣功能,賦予鋼琴靈魂。簡言之,蕭邦為鋼琴開啟無限的表現可能。鋼琴在他之後能哭能笑、能說話、能唱歌、能表達一切,這都得感謝蕭邦。
焦:蕭邦的踏瓣寫法非常大膽,而您如何看這些指示?
鄧:蕭邦踏瓣能給予非常戲劇化的效果和色彩,也能將情感表達得清晰透徹。但演奏者應該了解蕭邦踏瓣的意義,在面對不同鋼琴和場地時,適當調整以求合宜表 現。因為踏瓣不是開關,不是踩下或放開而已,中間有許多細微層次,是連蕭邦都沒辦法寫出來的!比方說半踏瓣、四分之一踏瓣、踩踏瓣的速度,甚至如何用指法 做出踏瓣效果,以泛音消除或延遲特定音響,這都屬於踏瓣的學問。演奏家必須嫻熟掌握這些技巧,但在實際演奏時,很多其實是出自直覺與臨場反應。踏瓣是最困 難,卻也最隱晦的技巧。在音樂會你通常會聽到大家讚嘆這人手指多快,強弱控制多好,卻很難聽到大家說這人踏瓣踩得多好。但這真的是鋼琴演奏的靈魂,我希望 大家能多鑽研並思考踏瓣的藝術

鄧泰山(前)小時候和母親、兄姊合照。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老鄧的阻止(為了練琴),我還是沒回家去(台灣)。

這兩天上網看了一些老師在台灣的演出樂評,似乎滿好的,除了替他開心也很高興台灣的朋友可以聽到他的演出。
在我心目中,他早就是一個top的音樂家,甚至是一個崇高的藝術家了,但是他的謙遜和內斂,以及他豐富的創造力
想像力,都讓我深感佩服,能和他長期學習和工作真的是我很大的福氣,i always appriciate...




http://www.dangthaison.net/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