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樂壇動態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上海音樂廳


樂覽

好品味成就好音樂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第四屆音樂人才庫培訓計畫【公開甄選會-決賽】錄取學員公告名單

http://www.ntsotb.net/ntso/


Congradulation to everybody~

Violin
FVA01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比賽官方網站
http://www.concoursmontreal.ca/permanent/en/index.asp

呼,比賽終於告一段落,有很多心情想法會在近期與大家分享!



蒙特婁國際鋼琴大賽現場實況
http://www.radio-canada.ca/radio2/cmim2008/index.asp?lang=en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一下觀看原始大小圖片

文/由珊珊


沈文裕,拉赫馬尼諾夫國際鋼琴比賽的新冠軍。

  他有驚人的才華;他認為自己就是大師,甚至不計較被稱作「瘋子」;他生活在音樂中,彷彿與世隔絕;他媽媽說,天才與完人,他們只能優先選擇一個。

  神童

  沈文裕是個鋼琴神童。5歲多時,沈文裕聽到父母看電視劇《楚留香傳奇》,第二天起床就在玩具鋼琴上彈出了該劇主題曲;6歲多,學鋼琴不到一年就輕鬆通過鋼琴專業6級考試;9歲,在四川音樂學院舉辦獨奏音樂會,成為該院有史以來年齡最小的獨奏音樂會舉辦者;12歲,考入德國卡爾斯魯厄音樂學院;13歲獲德國錫銀根首屆國際鋼琴大賽少年組冠軍;16歲獲享譽世界的伊麗莎白女王國際鋼琴大賽銀獎,是大賽最年輕的獲獎者。
        2005年6月17日,在美國洛杉磯迪士尼音樂廳憑借他最擅長的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以下簡稱「拉三」),奪得蜚聲世界的拉赫馬尼諾夫國際鋼琴比賽之冠軍。 
        小時,爺爺對沈文裕溺愛有加,可這造成了他的好動和叛逆。有大人逗他玩時,他張口就罵人,沖別人吐口水。可接觸音樂以後,彷彿一切都變了。沈文裕變得很乖,很安靜。他會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得整整齊齊,連玩具都不亂扔,對人也平和了。 
       已故原四川萬州音樂協會主席、作曲家劉建平是沈文裕的啟蒙恩師,也是他迄今最掛念的人。6歲開始學琴,已算起步較晚,況且沈文裕沒有修長的手指,是劉老師第一個看出沈文裕在音樂上的不尋常。看著沈文裕的技藝突飛猛進,劉建平認為此子非己所能教,於是把沈文裕推薦給了當時的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鄭大昕。許多年以後,沈文裕每當抱怨他後來的導師不願放自己遠走高飛時,仍會緬懷劉老師的無私:「只有劉老師是真心為我好,送我去成都讀書。不像其他老師,總是威脅我說,離開了他們,我就一無是處。」有一次和現在的老師卡沫林爭吵,沈文裕曾咬牙切齒地說:「你知道嗎?我最尊敬的老師是劉建平,雖然他死了,我還給他上墳。我這麼多老師,只有他肯定我是神童!」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經歷千辛萬苦的一刻
終於出來了...................

                 International "F.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 Warsaw (pol) (Fed.) 
                                                   23 September - 24 October 2005

First Prize
 ラファウ・ブレハッチRafal Blechacz (poland)

第二名從缺.............................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5 Chopi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Eliminacje z 23 września 2005 r.  
蕭邦大賽Audition場地,歷屆以來都是在華沙音樂廳舉行(上圖),今年由於報名人數過多,所以借了音樂院的音樂廳,聽友人說下圖的廳聲音很乾,沒有共鳴,我只能說就是-----運氣了。
 在經過一星期的激烈戰後,已經選出了80未正式選手,台灣有四人入圍,成績不錯。
                     
    jury忙著算成績                           這是比賽常見的景象,大衣手套(該死的音樂廳冷氣)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音樂圈的前輩一個接一個的走了,剛聽說Kakuska也死於cancer,讓我想起之前不久病逝的鋼琴大熊Lazar Bermen(今年夏天原本要跟他上課的...)還有Levov,讓人不今嘆了一口氣。



當今的樂壇,最頂尖的室內樂團體之一,也被視為德奧室內樂最具代表的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團(Alban Berg String Quartet),在上個月損失了一名成員,中提琴手卡庫斯卡(Thomas Kakuska)因癌症,於7月4日去世,享年65歲。

阿班.貝爾格弦樂四重奏團成立於1970年,由小提琴家畢希勒(Guenter Pichler)、麥茲爾(Klaus Maetzl)、中提琴家拜魯爾(Hatto Beyerle)以及大提琴家艾爾班(Valentin Erben)所組成,四位都是國立維也納音樂學院(Wiener Hochschule fuer Musik)的教授,畢希勒與麥茲爾都曾擔任維也納愛樂樂團的首席。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紀元8月10日報導】(中央社斯德哥爾摩八日法新電)瑞典科學家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兒童及早練習鋼琴可以刺激大腦音樂功能的成長發育,這是長大以後難以獲得的,自然神經科學雜誌刊載了這篇研究報告。
世界上許多偉大的鋼琴家,都是在十歲以前就開始練習彈鋼琴,及早練習與後來的輝煌成就有密切關係,兩者之間的關係絕非偶然的巧合。

瑞典科學家進行的調查顯示,童年是刺激大腦的白質與錐體束成長的最佳時期,這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通道,經由這個通道,大腦把訊號傳到彈琴者的手指。

瑞典科學家在這次研究中,共調查了八位經常在音樂會中演奏的職業鋼琴家,他們都是在童年時期就開始學習彈鋼琴。這次調查發現,鋼琴家椎體束的結構比起非音樂家來「更為完整」。

參與這次調查的科學家伍倫也是位鋼琴家。伍倫說,他還不知道到底為什麼大腦白質的發育,可以提昇鋼琴家在音樂會中的演奏技巧。伍倫說:「這可能使鋼琴家獲得額外的助力,使他們的演奏能夠達到更上層樓的完美水準。」伍倫指出,大腦發揮類似的功能,或許可以說明一流的舞蹈家與運動員為何會有傑出的表現。

8/10/2005 2:33:52 PM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