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萊堤西亞哥隆巴妮
編劇:
萊堤西亞哥隆巴妮
演員:
奧黛莉朵杜【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
山姆勒畢昂【鬼哭狼嚎】 
依莎貝卡瑞【 禁忌的女人 】


安琪是一個充滿藝術天份的年輕女孩,路易克是一位知名的心臟醫生,對安琪來說,路易克就是她的直命天子。
但是他們的愛情備受考驗。路易克有妻子,而且妻子即將臨盆。沒有係,愛情的力量最偉大,也最令人瘋狂。
但,讓你想不到意外從此展開


導演訪談
  萊堤西亞哥隆巴妮Laetitia Colombani,年僅26歲的女導演;在盧米埃學院電影系念了3年,曾經編導過2部短片”Le Dernier Bip”1998 “Memoire de Puce”1999,她曾擔任過舞台劇演員,在法國地10 區的戲劇學院Conservatoire就讀。


你是怎麼得到這部片的概念呢?
  當我在盧米埃學院唸書的時候我的電影論文就是選擇精神錯亂當主題,從那裡獲得的經驗,所以我花了4年校訂最初的草稿。

  在對白都還沒設計前我就寫了6個草稿因為我希望腳本結構是完美可被信服又流暢的,我把原稿提給製作人查爾加索他覺得有些地方需要更動於是介紹我認識本片的顧問卡洛琳堤維,在她的協助下某些對白和人物角色詮釋都更完美了。


當你在拍攝的時候你怎麼在2個不同段落間保持平衡?
  2個段落都呈現截然不同的差異,在第一段妳可以稱之為「安琪或熱情活力」不是很明顯的讓觀眾能去拼湊那些陰謀的線索,在此將不會有人察覺這是一部懸疑片。

  當然這種方式的風險容易讓人一開始以為是很傳統又老套的愛情故事,解決的方法就是讓這個部分變得很輕快又有活力讓人們忽略線索。


那第2個段落又是如何?
  困難的是重拍某些場景卻不能讓觀眾感到厭倦,我必須從一些新的角度切入,即使是同樣一個場景卻是由讓觀眾認為即使一樣的場景卻是從男主角觀點出發的不同之處。


為什麼妳要用這麼特別的敘述結構呢?
  因為它主要是部懸疑片,對我而言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而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愛情的衝動只是建構整個神秘計劃的起點。

  2年前我看了 靈異第六感 很喜歡最後轉折的結局因為它讓觀眾用不同的角度再來看這部片,我很喜歡電影能提供觀眾開闊想像力空間的電影。


在妳寫這部片子的之前做過什麼研究嗎?
  我得了很多關於拉康佛洛伊德…等人的書我也去拜訪了精神科醫生,這部片讓我想起了楚浮的電影鄰家女它是否給了妳什麼樣的參考之處。

  有一些參考的電影是沒有必要跟這部片有所連結,我最喜歡的3個電影製作人:失嬰記和反撥的波蘭斯基、剪刀手愛德華的提姆波噸、鋼琴師和她的情人的珍康萍,我也受到希區考克驚魂記的影響。都對那些主題和最後的扭轉結局留下深刻印象。


你用了很多注意力在細節部分像是顏色味道?
  是的安琪有很豐富的想像力,所以我覺得從各種小地方的變化來反射她的想像力,就像玻璃裡面長在沙子上的植物其實並不存在但是在影片中她會隨著安琪的心情變化。

  時而微弱時而沮喪,在顏色部分我刻意讓兩個角色的服裝光線與藝術指導能夠維持平衡,像安琪充滿熱情的紅色世界對照的是路易克理性科學的藍色世界。我不希望做很表面象徵的事情而是讓所有元素合理化。


你為什麼設定安琪的角色是藝術家?
  因為它能夠畫出她想像的現實世界是什麼樣。


你如何構成畫面?
  在我每次場戲開拍前我腦袋裡都有清楚明確的畫面,拍攝安琪就是進入她充滿活力的世界所以鏡頭總是不停跟隨她移動,我也用了很多長景深的鏡頭讓女主角很貼近我們但是背景卻模糊、抽象使觀眾更專注在演員身上。

  相對的我拍男主角路易克就用短鏡頭,少一點移動鏡頭 少一點柔和的成分看來更有真實感。


燈光的部分又是如何呢?
  我跟攝影師皮耶安討論後決定每一個段都有獨特的色調,不像 天人交戰 用了橘色藍色濾鏡頭,我們在安琪狂想曲裡讓安琪沉漬在溫暖的光線和陽光下,而讓使用路易克偏冷和間接的光線。

  當然光線也隨著劇中人物環境漸漸改變,一開始的浪漫燈光隨著麻煩出現而被取代,同樣的服裝的自然和諧也跟著變化比如說從一些小地方看出男主角開始變得凌亂不修邊幅,上班忘了打領帶。至於安琪鮮紅的打扮轉化成灰暗憂鬱的暗紫色系。


當初找演員過程是否容易嗎?
  我很幸運的這些我提議適合%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