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身為大中華子民,必須慚言的說對於中國音樂的傳統只有微不足道的淺知,或

許是因為從小長期的學習西方音樂的原因,耳朵早已習慣西方美學色彩,對於中

國音樂的聲音開始產生莫名的排斥和反感。話說回來今天這場音樂會是我在學校

5年多來第三場中國音樂的參與(其他兩場已經忘了是何時的”心血來潮”…..在

此要大力感謝謝老師贈予我的動力,以及難得的機會。

在進場之前,看到入場口用了一個竹子編織的造型當場景,覺得非常特別,桌子

上也早已擺滿了精美的節目單,很中國式的節目單。走進廳裡頭,我不禁驚嘆了

ㄧ聲,除了一般舞台劇的表演形式上會採用道具之外( 舞台上的種種),原來國樂

型式的演出也可以擺放一些中國古代的文化產物在舞台上,演出者的用心果真令

人佩服。

關於音樂………….

聆聽中國音樂,對我而言就像閱讀蕭麗紅的書一般,”初讀尚深,但心靈沉靜些

時再看,意境很深的”。整場音樂會,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古琴。對古琴的認識

初淺,眾所皆知的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是我對它唯一的印象,翻了翻書才明白

古琴從先秦到現代,一直是中國人抒情寄性,吟詠生命,嗟嘆無常的音符。它不

但融合了儒道二家的思想,也融進了百千年來文人雅士、山野樵夫、宮閨民婦……

的憂喜心情。古琴音樂是中國精緻文化的另一種語言,不染俗塵,清麗、寧靜,

亦稱「琴禪」。當下的欣賞覺得沉悶了點,在結束後的一星期內,感覺古琴的聲

音像一位翩翩君子般,沒有太多的壓力、沒有太多的目的,一切是那麼自然、潛

移默化地傳達它的理念,而且讓我解憂。

宿屏在節目單的一小段話也讓我體會出中國音樂的深刻內涵:

“中國藝術的精神講究”韻 “。韻擁著生命的節律、生命的能量、生命的信息。

明代陸時雍提到”有韻則生,無運則死” “有韻則遠,無運則局”。中國藝術

均以講求韻為其較高的指標,音樂也不例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va 的頭像
    Eva

    Variation of the Wild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