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樂廳


樂覽

好品味成就好音樂

沈妤霖用鋼琴細說動人故事

文│張震洲

圖│沈妤霖

 

從6歲習琴至今,沈妤霖專業素養中成長歷練,開展了她頻繁的演奏與學習鋼琴旅程。然而人生無常,由於母親這兩年病魔纏身,相較於近年來不斷地往前衝刺,讓她暫停了腳步,有了很大的轉變;在照顧母親之際,又為自己增添

了另一個挑戰,考上漢諾威國立音樂院攻讀最高演奏家文憑。

 

「當我接到漢諾威國立音樂院的錄取通知時,覺得真是不可思議!」在140位音樂好手激烈角逐中脫穎而出,沈妤霖這次儘管沒有老師參與指導,但是她的成功絕非偶然。

 

15初試啼聲 10年努力嶄露頭角

自15歲舉辦生涯第一場鋼琴獨奏會「琴音四起」後,沈妤霖便活躍於國際大賽、獨奏與室內樂型態的演出,積極展露她個人的鋼琴天賦與魅力。

 

即 使看似順遂,但沈妤霖認為自己正處在一個未臻成熟的階段,「今年雖然已經26歲,說年輕也不年輕,說成熟也還不到成熟的年紀,必須再多5年、10年更多的 吸收和消化,才能夠到達穩定的程度」。舞台上的演出是呈現演奏家當下的心理狀態,沈妤霖認為,全面性地反映音樂家詮釋演奏作品,包括個人演奏技巧、魅力, 演奏家必須要擁有最佳的身心狀態才能有不錯的表現。

 

隨鄧泰山學習故事 演奏好品味音樂

跟 隨知名鋼琴家鄧泰山學習4年,沈妤霖學到了如何讓身體和頭腦達到平衡,「一定要用智慧克服這個讓人在表演上受限制的樂器」。沈妤霖表示,鄧泰山多次耳提面 命地教導她:「鋼琴是一個跟妳親密的人,妳要知道怎麼跟他『溝通』。我們演奏曲目就像在說一個故事,而說話的技巧是『說』而不『唱』。」

 

此外,鄧泰山也強調,如何在鋼琴上表現出各種聲音和顏色,是鋼琴家演出的重點,「彈性速度簡單來說就是中文的『抑揚頓挫』,而音樂神祕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來自彈性速度。」音樂風格的掌握上,必須有效、有方法的彈琴和練琴,唯有好的「品味」,才能有好的音樂。

 

國際鋼琴音樂營 發掘自身無窮潛力

今 年5月,沈妤霖參加Sergei Babayan國際鋼琴音樂營為期10天的魔鬼營訓練,所有甄選人中只有4人錄取,「在克里夫蘭音樂院住在宿舍裡,外面什麼都沒有,只有一間咖啡廳和餐 廳,10天上5堂課,我前4天還重感冒。老師以嚴厲出名,感覺我的內在能量被激發,直到最後一天音樂會,每個人好像都變成另一個人了」。她的上課心得是: 「人的潛力無窮!」 

 

Babayan名言:「你彈哪個作品,就要馬上變成那位作曲家。」沈妤霖舉例如果是演奏貝多芬的作品,「貝多芬那瘋狂的超人性格,永遠驚人的音樂對比及精神層次的體現,就必須表演出來」,她笑說自己彷彿要成為一個「變身超人」。

 

從音樂中學習人生 體驗大不同

不同的環境,是影響演奏家學習音樂最重要的因素,演奏家從人生學習音樂,而沈妤霖卻從鄧泰山的音樂中學習人生。令沈妤霖著迷的人事物,包括克林姆、探戈、南美洲電影、地中海料理、波西米亞、吉普賽、南歐等,也改變她對音

樂的態度,進而甚至參與電影演出與創作電影配樂。「音樂是一輩子的!」沈妤霖用這樣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人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能懈怠。

 

母親去年罹患口腔癌,兩個月前又檢查出直腸癌,沈妤霖隨侍在側,讓她又體會了不同的人生,這在她的音樂學習道路上,也將會是一大轉折。結束文建會音樂人才庫獨奏會的演出,沈妤霖也將暫時休學,要在臺灣陪伴母親一起對抗癌魔,給予母親心理上最大的支持,共同面對與克服難關。


Recital,Canada

   上海外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v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